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是一种设计新颖,能在高压、高速、大功率工作条件下低噪声工作的液压动力源,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:1、低噪声 NT系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采用特殊齿形使其齿轮接触平滑,达到静音运转。NT泵使用时声音较低,即使在高速运转时,其声音仍平稳平和。2、**命 NT系列泵能在25MPa高压运转时,形成油膜保护零件不受磨损,使泵具有**命。3、高压无压力脉动 NT系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采用特殊齿形使其运转时几乎无困油,从而能达到高压并消除压力脉动,可以作为系统精密控制之动力源。本公司生产的NT系列内啮合齿轮泵现已在工程机械、自动化设备、锻压、叉车、注塑机、船舶、压砖机、弯管机、机床等广泛领域使用。 一、外形及尺寸二、型号说明三、产品型号低压泵中压泵高压泵额定压力6.3 MPa额定压力12.5 MPa额定压力 25 MPa较高压力 8 MPa较高压力 16 MPa较高压力 32 MPaNT2-C20F NT2-D10F NT2-G10F NT2-C25F NT2-D12F NT2-G12F NT2-C25F NT2-D12F NT2-G12F NT2-C32F NT2-D16F NT2-G16F NT3-C40F NT3-D20F NT3-G20F NT3-C50F NT3-D25F NT3-G25F NT3-C63F NT3-D32F NT3-G32F NT4-C80F NT4-D40F NT4-G40F NT4-C100F NT4-D50F NT4-G50F NT4-C125F NT4-D63F NT4-G63F NT5-C160F NT5-D80F NT5-G80F NT5-C200F NT5-D100F NT5-G100F NT5-C250F NT5-D125F NT5-G125F 性能表:高压泵:四、适当油温界限图示五、故障及排除故 障原 因排 除 方 法流量不足或没有出油1、电机回转方向错误1、更正电机回转方向2、吸油口滤油器吸入阻力较大2、降低吸入阻力3、吸入管漏气或堵塞,油面太低3、排除漏气或堵塞原因,提高油面高度4、油温过高4、冷却油液5、键断裂5、更换新键6、油箱过滤器堵塞6、清洗过滤器7、油箱过滤器容量不足7、使用泵所示流量2倍以上的过滤器8、泵中轴没有转动8、检查联轴器9、电机回转数不足9、以规定的回转数驱动泵10、油粘度过高10、更换油种压力波动或没有压力1、液压系统中压力阀不能正常工作1、更换压力阀2、系统中有空气2、排除空气3、泵中零件损坏3、更换零件4、吸油管上螺栓松动、漏气4、拧紧吸入口连接螺栓5、吸入不足,夹有空气5、消除吸入阻力,加大吸油管径噪声大1、吸入阻力大,吸入不足1、加大管径,减少弯头2、吸入管小,堵塞2、吸入真空度应在20mmHg以下3、油箱过滤器堵塞3、清洗过滤器4、泵体内有空气4、开车前泵体内注满工作油5、油粘度过高5、选用合适粘度的油液6、**过规定的回转数6、检查电动机回转数7、前后盖密封圈损坏7、更换密封圈8、油泵安装机架松动8、固紧机架9、安装油泵时,同轴度与垂直度**差9、重新安装校正同轴度、垂直度10、轴承磨损严重10、更换轴承11、油面过低11、加油到液面计基准线。12、联轴器发出异声12、更换联轴器,重新装配使轴心对准油温上升过快1、油箱油液有大量泡沫1、排除进气原因2、油箱容积太小或油冷却器效果太差2、增加油箱容积,改进冷却装置3、油泵零件损坏3、更换损坏的零件油泵漏油1、油粘度过高1、选用合适的油液2、密封圈或油封损坏2、更换损坏的零件3、泵体内回油孔堵塞3、清洗泵体回油孔4、安装油泵时,同轴度与垂直度**差4、重新安装校正同轴度、垂直度解决齿轮泵压力下降的方法 齿轮油泵的压力较终是要用扬程来体现,理论上只要齿轮油泵的零件强度和驱动设备能量足够,输液就可达到任意高度。但是,由于齿轮和泵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(泵壳内侧面间隙为0.04~0.1mm,径向间隙为0.1~0.15mm),所以扬程提高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产生液体倒流现象,扬程就降低了,也就是压力降了。因此产生没有压力的原因,凡是能使侧面间隙和径向间隙加大的都是形成没有压力的原因。 检查一下溢流阀,刚起动时油温低,粘度大,压力高,随着温度升高,粘度降低,压力也随之下降,将溢流阀调节一下,问题就有可能解决了。溢流阀如果设定值不当,达到一定压力就泄压了,从而让客户以为是压力达不到,实际上是溢流阀设定值不当。客户在选型的时候,如果对压力有特殊要求,定货时一定向我们提出你所要求的压力值,我们可以将溢流阀的泄压值调到你所需要的程度。彻底检查齿轮油泵所在的油路,在检查仪表,这点很重要。由于磨料间有结合剂的存在,工件、磨料间所受到的压力均匀,大尺寸的磨料和小尺寸的磨料所受到的压力较为均匀,这使得磨料切削深度也较为均匀,产生的划痕浅,提高了工作表面质量,对磨料的尺寸均匀性要求较低。⑤磨料不易嵌入较软的工件表面,保证了工件的使用性能。⑥在研磨加工中可适当控制冷却液的流量,不存在冷却液冲走磨料的问题,可使冷却效果达到较佳,较好地控制工件温度,保证加工精度。在研磨过程中磨具磨损均匀,保证了加工工件的表面精度,齿轮泵不需要修整磨具,使加工过程既简单,又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水平的要求。体加工中,粗加工一般采取仿形车或数控车进行,在此不加细述。精加工方法中,目前国内外制造商中,多采用“展成法”磨削加球面技术,其优点在于此法加工的球面精度高,球形好,质量稳定,生产效率高。因此,这种方法适合于批量较大,互换性要求较高的生产。而对于小批量生产来说,己较简单的研磨球面的方法,但是生产效率低,互换性差。现对“展成法”磨削球面的几个问进行介绍如下。4)用“展成法”磨削柱塞缸体内球面和配流盘外球面的方法用“展成法”